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投稿集萃 > 经验推广

浅谈当前实施补充耕地的困难和对策

2023年06月25日 来源:中国土地资源网

5.jpg

  补充耕地工作是落实国家18亿亩耕地保护政策的举措,是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开发、复垦、整理,以提高土地效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的重要手段。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占用耕地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随着补充耕地工作的不断推进,当前,在实施补充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重点和难点等问题。

  一是资源查找难,资源选定是补充耕地的难点。实施补充耕地是对现有的草地、残次林地和低效园地经调查、设计、论证和批准后通过开发、复垦、整理等工程措施,改变土地类别,提升土地质量,达到耕地种植标准的行为,最终实现增加耕地面积的目的。随着补充耕地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补充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生态县,很多小于25度坡的残次林地和部分草地都划入了生态红线和公益林保护区,补充耕地资源日逐减少,渐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补充耕地推进工作十分困难。

  二是施工难,工程施工是补充耕地中的重点。由于补充耕地资源有限,目前我地符合条件的项目地块大都存在交通不便,现状复杂,施工条件恶劣等,同时也缺乏相应专业的施工队伍和工程器械,施工费时耗力,并制约开发复垦后的耕地质量,影响项目地块竣工验收和后期兴种管护,是补充耕地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是兴种管护难,后期兴种管护是补充耕地中的要点和落脚点。补充耕地的目的是通过开发复垦整理土地提质增量,增加土地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由于受资源的局限和山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补充后的耕地地块大部分存在交通不便,土壤肥力欠缺,野生动物等外力侵害,农作物种植类别受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后期兴种管护困难,农作物生长迟缓,成本大,效益低下,群众积极性不高。受外出务工的影响,青壮年农民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村劳力紧缺,也是影响补充的耕地后期管护兴种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发挥自然资源部门职能优势适应新形势,针对实施补充耕地各个环节不同的难点,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助力农村农业和地方发展。

  一是多维度查找利用资源,多途径对接涉农项目为耕地增量提质增效。一方面突出规划引领,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设计单位通过影像技术分析,再实地比对,结合权属单位意见、征求群众意愿,开展农、林、水等多部门联合预审,公示公开项目选址和设计方案,最后优化落实项目地块安排工程施工;另一方面结合涉农政策,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旱改水、园地工程治理等项目,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兴修改造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水功能,提升耕地防灾抗灾能力,为粮食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多方式开展项目施工和质量监管。统一采用招标方式,吸引社会企业参与补充耕地项目施工,属地政府和土地权属单位参与项目质量监管,严格设计要求;或以乡镇为单位,乡镇基础政府为第一责任主体,组织施工和管护,一条龙负责到底;根据资源地块的不同现状和施工环境,灵活采取人工、机械,或多方面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开发复垦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农村农民创造、改善、提高更多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

  三是利于生产发展,利于农业农民增产增收。后期兴种管护应优先满足原土地权属单位有条件的农户;对于偏远或耕种条件受限的项目地块实行“一地一方案”管护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组织承包,支持回乡创业人员流转承包方式利用补充耕地发展农业;在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允许补充的耕地按照当地农耕习惯进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轮耕种植,尊重群众种植意愿,拓宽生产种植空间。同时,加大对补充耕地后期兴种管护资金补贴,政府部门结合相关的农业项目多途径持续对补充后的耕地地块后期输入资本投入,不断改善耕种条件、提升耕地质量,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生产耕种管护的积极性,巩固补充耕地成果,持续发挥土地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跟踪问效,长效管理。强化补充耕地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到土地的增量、提质和生产,加大监督和跟踪问责机制;建立数据资料档案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机制,做到图表等各类数据归类齐全,便于跟踪查找和实地比对核实。定期开展补充耕地管护监督和检查,建立奖励和问责机制,把补充耕地后期兴种管护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意义的补充耕地永久耕种的目标,最大程度地持续发挥补充耕地应有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王绪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