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吕娅莉)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将开展撂荒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抓手,因地因户施策,整合资金资源,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活力。目前整治撂荒地32.13万亩,占摸排总数的92.29%。
我市在原有摸排的撂荒地面积基础上,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确权和“三调”耕地未耕种图斑,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地”的原则,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摸排登记,共排查核实“三调”未耕种图斑2.6万多个、面积52.39万亩,对摸排出的撂荒地全部登记造册、做到排查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全面掌握图斑的实际情况,精准摸排撂荒地底数,建立到村到户到地块的工作台账,为撂荒地整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全面推行引导农户复耕一批、规模流转一批、项目改造一批、委托代管一批、集体助耕一批“五个一批”整治措施,科学施策统筹推进撂荒地专项整治。对复耕复种的给予补贴,引导群众自种或委托亲友代种。对相对集中连片且群众无耕种意愿的撂荒地,鼓励引导经营主体规模流转,优先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范围,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复耕复种。截至目前,全市引导群众自种和亲友代种复耕撂荒地4.1万亩,整合落实资金2200多万元,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流转撂荒耕地7.3万亩,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托管撂荒地1.78万亩,村集体助耕代耕撂荒地面积1.18万亩。
坚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把撂荒地整治与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惠农补贴相挂钩,与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相衔接,对参与撂荒地整治的经营主体和带头复耕复种的农民在生产物资、农机具购置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调动了各方面整治撂荒地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整合用于撂荒地整治资金达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