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政策法规 > 部委政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乡村护林(草)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1年12月28日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
《乡村护林(草)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林站规〔20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

  《乡村护林(草)员管理办法》(见附件)已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第2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乡村护林(草)员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8月20日

  

附件

乡村护林(草)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夯实全面推行林长制、建设生态文明的基层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森林防火条例》《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加强全国乡村护林(草)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乡村护林(草)网络,规范乡村护林(草)员管理工作,保障乡村护林(草)员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乡村护林(草)员在保护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实现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植被等资源(以下简称“林草资源”)管护网格化、全覆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乡村护林(草)员(以下统称“乡村护林员”),是指由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聘用方”)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聘用的,就近对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确定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草资源进行管护的专职或者兼职人员。

  第四条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指导全国乡村护林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承担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乡村护林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并由其设立或者确定的林业工作站管理机构承担具体工作。

  乡镇林业工作站或者乡镇负责林业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乡镇林业工作站”)在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或者指导下加强乡村护林员的组织、管理、培训、监督和考核等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成立护林小组,对乡村护林员进行日常管理。

  第五条  乡村护林员在完成规定护林(草)任务的情况下,可以依法依规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等林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增加个人收入。

第二章  选  聘

  第六条  乡村护林员选聘工作坚持自愿、公开、公正、持续和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一年一聘制。

  第七条  选聘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责任心强;

  (二)热爱护林(草)工作,熟悉周边林情、山情、村情、民情;

  (三)年满十八周岁,身体条件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

  同等条件下,低收入人口、林草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过林业和草原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复退军人可以优先聘用。

  第八条  选聘程序:

  乡村护林员选聘工作应当按照公告、申报、审核、公示、聘用等程序进行。

  (一)公告。 

  聘用方应当在乡(镇)和行政村办事场所醒目位置张贴选聘公告。公告内容应当包括:

  1.选聘对象、条件、名额;

  2.选聘原则、程序;

  3.岗位类别、管护任务、劳务报酬标准;

  4.报名时间、地点、方式和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

  5.其他相关事宜。

  公告时间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二)申报。 

  应聘人员向村民委员会提交申请,村民委员会根据选聘条件进行核实,出具推荐意见,并将申请材料以及核实、推荐意见等材料提交乡镇林业工作站。

  (三)审核。

  乡镇林业工作站对公告情况、申报材料和村民委员会推荐意见等进行初审,提出拟聘人员建议名单,按程序报聘用方。聘用方根据相关规定审查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四)公示。 

  聘用方在乡(镇)和行政村办事场所醒目位置对拟聘人员名单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在公示期内对拟聘人员提出异议的,由乡镇林业工作站对拟聘人员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按程序报聘用方做出是否聘用的决定。

  (五)聘用。 

  公示期满后,聘用方与受聘人员签订管护劳务协议,并将管护劳务协议交由乡镇林业工作站报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备案。

  管护劳务协议应当明确管护劳务关系、管护责任、管护区域、管护面积、管护期限、劳务报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买、考核奖惩等内容。

  第九条  符合选聘条件,认真履行管护责任,年度考核合格的乡村护林员,本人申请续聘的,经聘用方公示和确认后,可以续聘。

  第十条  乡村护林员因以下原因不适合履行管护责任的,应当予以解聘并解除管护劳务协议:

  (一)本人提出解除管护劳务协议的;

  (二)身体条件不能履行管护责任的;

  (三)违反管护劳务协议或者考核不合格的;

  (四)受到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

  (五)因移民搬迁等原因远离管护区域,不能继续承担管护任务的;

  (六)其他原因不能承担管护任务的。

  本人提出解除管护劳务协议的,应当由本人提前三十日向聘用方提出书面申请。

  对解聘的人员,应当明确原因,办理解聘手续,由聘用方书面通知本人,并报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乡村护林员岗位出现空缺时,应当按照选聘程序进行补聘。

第三章  责任和权利

  第十二条  在管护劳务协议中应当明确乡村护林员的责任,主要包括:

  (一)了解管护区域内林草资源状况,开展日常巡护,做好巡护记录,报告管护区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协助管理野外用火,及时发现、处理火灾隐患和报告火情,并协助有关机关调查森林草原火灾案件; 

  (三)及时发现和报告管护区域内发生的有害生物危害情况;

  (四)及时记录、保存和报告管护区域内破坏林草资源的情况,对正在发生的破坏林草资源的行为,进行劝阻;

  (五)及时发现和报告管护区域内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以及野生动物异常死亡等情况,对正在发生的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劝阻;

  (六)宣传林草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七)完成管护劳务协议约定的其他林草资源管护工作。

  第十三条  乡村护林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按照管护劳务协议获取劳务报酬;

  (二)提出解除管护劳务协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