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岁物丰成。原本撂荒已久的田间,机器声、收割声、谈笑声,声声起伏。
“我们全程参与,看着这些荒地蝶变成丰收地,吃着辛苦种出来的番薯,我们镇村的干部都非常开心,感触很大。”今年7月份以来,田源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结合“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对141.19亩撂荒地进行了复耕复种。
田源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谢婷告诉记者,撂荒地变丰收地,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有力地推动全镇粮食稳产增收,而且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
▲原来的撂荒地复垦后,谢婷和其他镇村干部一起,一株株种下番薯苗。
140多亩撂荒地种上玉米番薯
记者了解到,这140多亩复耕复种的田地分散在田源镇的长翠村、永吉村、田东村、水西村等,原本因为地处比较偏僻缺乏人员管理、水源不足等原因而撂荒了。
今年7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田源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度重视撂荒耕地治理,专门召开了全镇盘活撂荒地的推进会,层层压实责任,将复垦任务下沉到各村,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田源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结合“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大力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
谢婷告诉新快报记者,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镇里联系了水利部门,对缺水的耕地加强了灌溉,对一些偏僻点的耕地则出动了挖土机进行平整。
在各村完成复垦的基础上,党员干部组成志愿者队伍到各村进行复耕。
考虑到水源不足,也错过了水稻的种植季节,大家在这些原本的撂荒地上种上更容易生长的玉米和番薯,在大家的努力下,全镇原来的撂荒地都已被充分利用起来,复耕复种总面积达到141.19亩。
▲长翠村原来的撂荒地变丰收地,机器正在收割玉米。
农业增产集体增收一举多得
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了,如今,之前种下的玉米、番薯都迎来了丰收。
这段时间,田源镇的镇村干部再次走上田间地头,看着几个月前亲手播下去的庄稼已成熟,心情非常舒畅,摘玉米、挖红薯,干得非常起劲。
有些地方收玉米还出动了收割机,收割机这头边推进边收割,另一头,玉米粒就哗啦啦地下来,装进一个个麻袋里,非常方便。
在谢婷挂点帮扶的田东村,几个月前,她跟着同事和村干部将一株株番薯苗种了下去。如今可以收成了,她又亲手将一个个红彤彤的番薯挖了出来。
不知道是品种好,还是尝到自己亲手种的“胜利果实”,她觉得很鲜甜。她表示,目前各村仍在加紧收割中,收成后的大部分玉米和番薯将统一出售,具体总产值要等全部收割完才统计。
通过复耕复种,一批昔日的撂荒地如今重现生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人劳作的身影。
对撂荒地的开垦,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有力地推动全镇粮食稳产增收,更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
田源镇党委表示,接下来田源镇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探索更多更好的种植方式,将百亩荒地蝶变为丰产良田。
田源镇只是一个缩影,记者日前从河源市乡村振兴局获悉,河源大力推进近20年来力度最大的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已整治农村撂荒耕地19.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提升”。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