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黄金周,乡村旅游是热点之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乡村,自然风景宜人,还有特色美食、非遗表演、民俗体验等人文风景,既让城市游客流连忘返,又让农民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实现了城乡良性联动,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从蓝图变成现实。
赏田园风光
“十一”黄金周,融合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的建筑“竹里”成为游人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诗人陆游笔下“冷翠千竿玉,浮岚万幅屏”的意境又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竹艺村呈现。
千百年来,崇州人依竹而居、削竹为器,“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户户编花篼”。近年来,崇州依托这独特资源禀赋,“不大拆大建、不挖山填塘、不过度设计、不冒进求洋”,把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原生态田园风光和乡情乡愁,用乡村的“绿水青山”吸引城里人,变成“金山银山”。
“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宋子千认为,乡村规划中一个重要原则是因地制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建设美丽乡村。
品乡村文化
听西河戏、看金星砚制作技艺,体验湖口草龙和瑞昌剪纸等非遗,在这个黄金周,江西九江庐山南麓的归宗灿村已然成为一个文化旅游综合体,将非遗展示融入游客的参观游览活动,实现了非遗保护与展示、传承与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立足乡村的历史、人文、自然等资源禀赋,充分挖掘本土手工艺传统,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培育本土品牌。该区依托秀兰刺绣公司建成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累计带动6200名贫困群众创收800万元以上。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散落在乡间的非遗俯首皆是,在老屋中、在村落间,在指尖、在舌尖,在服饰、在饮食上,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看来,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草编、竹编、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都是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消费的新内容,既让游客的乡村之旅有趣味、能玩味,留得下、记得住,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顶层设计中,要求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促产业融合
从贫困村变身为乡村文创乐园和安居乐业的“理想村”,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依托当地茶山竹海的生态优势,建成有机茶叶基地2000余亩、雷竹园区6000亩,2017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该村还通过187亩建设用地和闲置院落产权流转,引进蓝染、陶艺、篆刻、艺术咖啡、剧场、音乐酒馆、主题民宿等文创项目45个;由村委会牵头成立,村民自愿入股,县文体旅指导,成立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引导村民创业项目23个。2017年明月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20327元,同比增长15%。
明月村的融合发展之路与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村“殊途同归”。从2006年开始,易家河村每年举办柑橘文化节,特色种植富裕了一方百姓,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又“反哺”文化,该地投入1400多万元创建了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提升了柑橘文化节服务品牌。围绕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发展柑橘采摘、温泉体验、文创旅游纪念品等,让游客在愉悦中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立民强调,乡村振兴,生态为体、文化为魂,应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尤其要走工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一、二、三产业联动,创新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经济循环起来,带来人气和商机,让当地人在家门口也能就业,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多赢,重塑乡村经济新形态。
强乡村治理
随着乡村经济形态的变化,乡村的社会结构也有了新变化,有回乡创业的青年人,还有从城市回归田园的“新村民”,乡村的文化服务应有新的提升,促进乡村文化治理再上新台阶。
“要以文育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据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广新局局长彭虹介绍,通过制定新村规民约,让原住民与新村民共处、共享;通过遍布12个街镇乡的文化艺术教学点,向群众教授国学、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美术等各类课程,潜移默化培育起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从“送文化”“种文化”到“创文化”,浙江丽水村民自发组织、自定内容、自创节目的乡村春晚已持续38年。草根舞台上,锅碗瓢盆成了自制乐器、身边的村民成为“主角”和“明星”,他们满脸的自信、内心的幸福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乡村舞台演绎着乡愁、承载着乡音、传递着乡乐、凝聚着乡情,传递文化自信自觉,点燃村民自创文化热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认为,农村也要像城市一样,精准对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