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要做到一个人不掉队,一个民族不能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绝对贫困已不到3年时间。攻克深度贫困,正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党员干部要确保措施精准落地,在全力啃下“硬骨头”的攻坚战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当前,一些贫困户最关心的问题是“政府能给我多少钱”,而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反映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不足。我们要继续坚持政府引领扶贫开发、干部职工参与攻坚、社会各方参与帮扶、激发贫困户脱贫意愿的综合举措,结合树立脱贫致富典型等工作,通过组织开展贫困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传统节庆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把贫困文化及相对应的认知观念、行为习惯揭露出来,让村民在集体活动中认识并反思贫困文化,进而逐步形成否定和摆脱贫困文化的意识和行为,激发贫困村民自觉投入到物质、精神生活同时达到脱贫标准。
着力稳定脱贫人口是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返贫问题,建立与返贫类型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要把防止返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建立自然、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着力强化作风建设是保障。抓好扶贫领域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已有成果、更好落实扶贫政策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帮扶干部要转变工作方式,带着感情帮扶,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才能把贫困户的心焐热,把他们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要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扶真贫真扶贫,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新的扶贫战斗中去。
幸福不会从天降,小康社会等不来。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绝不能指望“天上掉馅饼”,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总决战,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必须拿出愚公之志,找准着力点,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全力以赴用心、用情、用力,就一定能够“啃”下最后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