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块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地域辽阔、风情万种。但是今天不想说有着“上帝后花园”之称的喀纳斯,也不说浩瀚无垠的大漠、神奇的胡杨、绮丽的帕米尔高原......只说一个小小的村落——白哈巴村!
白哈巴村,被称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在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正好是“公鸡的尾巴”上。虽然很小,但是却藏着整个北疆最美的秋色!
晨雾
▽
这个最原始的图瓦人小村落,是一个沉睡的,被世界遗忘了的村落。
要想找到这个小村落,可以从喀纳斯直接坐班车前往。从喀纳斯前往白哈巴的路上,一路上都是雪山草原。越靠近,就越宁静,仿佛是在前往一个隐世的秘境。
诺大的草原和森林之间,只有三两小木屋。一阵炊烟正缓缓升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烟。来到人迹罕至的边陲,有烟的地方,才有可能有人。
眼前的树林,金黄中夹杂着斑斓的红,仿佛是生命在最后燃烧!大片大片的森林,看起来很壮观,但是想想过了秋天,这繁华背后,必定也是尘归尘、土归土的壮烈!
在中哈两国之间的,就是这个被称着哈巴河的界河。虽然水不多,但却滋养了河两岸大片的森林。
哈巴河蓝得非常深遂,正好与金黄的叶子交相辉映。
当看到了哈巴河,就意味着终于到了哈巴村......曲折的柏油马路,两旁开始出现牛羊、小木屋、人烟......
如果说喀纳斯是古朴的世外桃源,那白哈巴则是原始自然环境中的童话世界。
连绵的雪峰下,有图瓦族人和哈萨克族人的棕色木屋和帐篷,溪水从村中穿流而过,清澈的水流倒映着云影天光,远离尘嚣,是不是像一个无比恬静的童话?
村子里所有建筑都是原木筑成,以外观很古朴的小木楞屋为标志,具有欧式村寨的特色。
小木屋的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顶部再用木板支撑成“人”字形的尖顶,据说可以可防雨防雪,保证住房的安全。
村落的后面是山坡,山坡的顶端是雪峰,深处阿尔泰山脉,即使在夏日,积雪也不会融化。
金黄的杨树叶,淡黄的落叶松,还有高大笔直的白桦树,紧密的保卫着白哈巴,让这个小村落与世无争,静默的美在秋日的时光。
村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也没有太多游客的惊扰,只有悠闲的老牛和欢愉的马儿。
偶尔遇到三五游客,也是静静守候光影的摄影人。
住在这里的村民,就是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图瓦人。他们骑马狩猎,游牧为生,平日住在小木屋里,游牧时就住在蒙古包里。
每天清晨薄雾萦绕,朝霞满天。木屋袅袅的炊烟里有柴草的清香,图瓦人赶着成群的牛羊、马群,沐浴着清晨的阳光,走出村口。
在图瓦人中,放牧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妇女、儿童、老人都会出现在放牧的队伍中,而且手法均很娴熟。那些十多岁的小牧民也几乎个个都是骑马好手。
放牧就是图瓦人每天要做的主要工作,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早晨把牛羊马儿往山坡上一赶,直到夕阳西下,再去把牧群赶回来。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周而复始着……
图瓦除了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也保持着多才多艺的民族特色。他们能歌善舞,喜欢手工,家家户户都好像是工艺品陈列馆。炕上铺着花毡,墙上挂着刺绣的帐幔壁毯,地中央为精制的火炉。
图瓦人还有一种濒临失传的乐器——“苏尔”。类似古代的胡笳,是用当地产的芦苇所制。吹奏“苏尔”,要用嘴角和牙齿抵住乐器的一头,双手移动按住发声孔,用力吹奏而发出声音。
苏尔的乐声,不高亢、不清亮,有些沙哑暗沉,但却能演绎出浑厚苍茫的意境,像极了图瓦人清澈高远,毫不造作的民族个性。
村北有一个直径超过1米的老树墩,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我忘了自己的年龄”,可能无论谁来到这里,都会在这自然而惬意的生活中,忘了时间的流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