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投稿集萃 > 经验推广

广陵土地资源利用何以成“全国模范”

2016年07月11日 来源:农村土地网

  通讯员广萱记者石默然

  寸土寸金,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最宝贵也是最不可或缺的资源。日前,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会,扬州被表彰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我市广陵区同时获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受全国表彰,成全国模范,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广陵土地利用工作和经验的肯定。作为国土面积全市最小、土地承载全市最高、资源禀赋相对稀缺、发展任务相对较重的县(市、区),近几年,广陵区“螺蛳壳里做道场”、“上天入地”要空间,做出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大文章。

  近年来,该区以“精致广陵”建设为主题,全面融入模式、技术、制度和管理“四个创新”要求,形成了精当规划、精明利用、精准整治、精实管理的“精细”节地新模式,推动全区以不到全市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了占全市13%的经济总量,每亿元gdp仅消耗建设用地288亩。

  打出“省”和“转”两张牌,破解资源瓶颈,产业调轻调高

  广陵很大,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之中,这片令无数人为之心驰神往的土地,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繁华富庶的代名词,尤其是明清两代,更是古城扬州历史文化的集聚区。

  广陵很小,新时代的发展中,这一全市国土面积最小的县(市、区),成为全市“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中心点,土地资源却成为发展的一大瓶颈。

  寸土寸金,破解瓶颈,广陵找到了“钥匙”,书写了一个个传奇: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近年来不光在产能产值上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更创造了令同行惊讶的单位面积产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向空间拓展,单单这一项就节约土地400多平方米。

  不只是海沃机械,目前广陵已培育了一大批节约集约用地典型企业。这几年,该区以“减量用地、转型发展”作为主要任务,从源头上抓节约,从产业转型中降消耗,打好“省”和“转”两张牌。

  省,就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统筹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规划,科学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四方面目标,据此设定人口规模、耕地保护和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等指标,形成了有机衔接、相互融合的统一规划体系。记者了解到,作为江苏省“双提升”行动计划“多规合一”试点地区,几年来,广陵根据全区不同功能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方向和节地水平,明确了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投向、规模和时序,严格实行“优供、限供、不供”差别化供地政策,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协调。

  转,就是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一方面促进产业“调轻”,集中承载以“办公室”为载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研发产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等“三室经济”,实现了高科技、高附加、高集聚。仅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就统一建设了80万平方米的楼宇集群,形成了80亿元的产业规模,吸引了600多家知名信息企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调高”,液压装备、船舶重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主导产业向“零污染、高精度、研发类”方向发展。

  转出效益、转出发展。近年来,通过土地供给投向的精准调控,广陵产业用地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用地年均增长8%,一般工业用地年均下降11%。

  化平面铺开为立体拓展,土地利用过程“上天入地”要空间

  难题如何解决,取决于难题的难度,更取决于解决难题的思路。

  这几天,扬州科技馆内人流如潮,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除了新奇的高科技体验之外,很多人发现,展馆合理地利用了地下空间。

  “用上天入地来形容,最为恰当。”广陵国土分局局长吴国群介绍,这几年土地制约越来越大,广陵树立了空间分层利用的理念,化平面铺开为立体拓展,提高土地空间承载力。“一是向上延伸,对部分工业用地以工业地产模式试点建设高标准厂房,容积率达到2.0。同时加大高标准厂房建设税费减免力度,并对成绩突出的园区给予100元/平方米的奖励,累计奖励8000余万元,引导项目向上发展。”吴国群说,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厂房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获评2012、2014年度省高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先进地区。

  “此外,是向下拓展,积极开展地下空间利用技术创新,向立体式、复合型发展。”他介绍,投资4.8亿元建成的扬州最大的广陵新城人防综合工程,其地下两层共7.5万平方米,融防空、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在扬州首创利用湖下空间建设荷花池停车场,新增车位700个,可有效缓解周边地区交通拥堵状况。

  增用地,更要善用地。这几年,广陵根据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特点,打破过去“一企一围墙”条块分割的传统用地模式,积极运用“无围墙企业群”等用地新模式建设众创、众包等产业孵化基地。广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夏元彪介绍,过去企业厂区都是分开的,一个企业一片地、一个企业一堵墙,现在集中起来,减少资源的重复投入,也降低小微企业发展成本。他举例,广陵经济开发区建设了20万平方米省级科技创业园,实现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和检测、营销等公共服务的共享共用,目前已集聚60余家企业,2015年实现亩均开票销售达310万元。

  “按照用地标准,广陵还建立了供地红黑榜,将投资强度高、带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作为红榜项目优供土地,指标优先安排、手续优先办理;对达不到标准的项目或园区建立黑名单,一律限供、不供土地。”分管土地利用的广陵国土分局副局长任亚介绍,近年来,广陵区先后引进了y-msd、环球金融城、交通银行金融服务中心等投资强度超2000万元的高投入项目,特别是y-msd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区,亩均投入达1.32亿元,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刷新扬州单个项目投资和建筑面积纪录。

  把节约集约用地、规范规矩管地作为出发点,形成节地增产出和创建树模范“互动双赢”

  荣誉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反思与不懈的努力。

  荣获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让广陵国土资源战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豪,但他们心中,永远会记得几年前的一件事:因为违法用地较多,曾被省里约谈。

  “其实在当时,很多地方都存在这一个问题,招引企业的时候村村点火、家家冒烟,小作坊、小企业四处林立。”吴国群介绍,被约谈后,广陵痛定思痛,为未来发展计、为产业优化计,必须打一场攻坚战,当年就集中拆除违章建筑4万多平方米,土地利用秩序得以根本扭转。

  在重拳打击违法用地的同时,广陵区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积极挖掘现有存量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几年来,广陵区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和企业退城进园,目前全区改造、腾退土地突破6000亩,拆迁房屋面积250多万平方米,两万多户村民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三和四美、亲亲食品等知名传统特色企业焕发了新生机,打造了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等特色片区和一批新景观、新楼盘,在保持古城古貌、彰显精致宜居的同时,探索出了城市核心区土地精细利用的广陵模式。同时,建立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状况更新调查机制,逐年开展拉网式排查,动态掌握存量用地家底,“一地一策”制定处置方案、落实处置责任、明确处置时限,通过督促开工、腾笼换鸟等方式进行有效处置。

  位于古城区的设计瑰谷文化创业园由原中船重工七二三船舶研究所退城进园发展而来,在保持旧厂房原有建筑风貌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层高优势,进行内部空间挑隔,结合现代玻璃幕墙和钢结构,集中承载各类文化创意企业。目前设计瑰谷文化创业园已成为扬州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陵区累计盘活存量土地达7300亩;“十二五”末,存量土地利用比例达82%,较“十一五”末提高了58个百分点。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更需要共同责任机制的有效支撑。记者了解到,几年来,广陵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规范规矩管地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根本保障,上下联动、抓好抓实。2014年,为了强化节约集约顶层设计,该区出台了广陵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实施办法》和《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实施意见》等文件,从严格节约集约综合考评、创新工业用地弹性出让、试点“僵尸企业”处置等方面,构建了全面覆盖、行之有力的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这几年我们始终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区政府专门出台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管理责任奖惩实施办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报告、制止、查处各环节责任进行了明确,设立了5000万元防控工作考核奖励基金,按年度进行考核,形成了强大的倒逼作用。”分管执法的广陵国土分局副局长李玮介绍,广陵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国土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园区)参加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创建工作体系,并且将节约集约用地和模范创建各项指标纳入乡镇、街道、园区综合考评体系,考评情况直接与党政正职考核、指标资金分配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增强了“区镇联动”的创建合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