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研究 > 业界观点

农业部长谈三农: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不是干部

2009年01月12日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对土地流转政策要全面理解。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前提是依法自愿有偿,形式可以多样,时间可长可短,但底线是“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12日国家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他总结了农村改革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内农村改革的紧迫性及前进方向。

孙政才指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产品(行情论坛)供给形势发生历史性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大幅提高,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二)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96万亿元。(三)是农村体制机制发生历史性变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巩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全面放开,农业税全面取消,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四)是农民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民收入从长期停滞不前到持续较快增长,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1978年至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43.1%,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五是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加速发展,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农村社会保持稳定。

他认为随着对农业现代化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我们党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着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二)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四)加快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和政府支持保护制度;(五)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在文中,他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几次重大调整,从1984年中央明确土地承包期15年到2004年全面实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用翔实的历史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农业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Npage}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孙政才表示要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毫不动摇,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流转政策要全面理解。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前提是依法自愿有偿,形式可以多样,时间可长可短,但底线是“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完善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要突出重点环节,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部署和措施。要突出现代农业的基本目标,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把握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落实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任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在政策取向上,要坚持“稳定制度、强化责任、保护资源、补贴农民、投入农业、奖补大县、理顺价格、提升科技、健全法制”。

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改变重城镇、轻农村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顺利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不能忽视农业现代化,不能搞“非农化”;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忽视粮食生产,不能搞“非粮化”,几个方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统筹城乡的核心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能以城乡统筹为名,侵占农业资源、影响农村发展、侵害农民利益。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