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乡村旅游 > 乡村风情

记录历史文化厚重的萝村

2009年09月24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

    9月19日一大早,丝丝清风拂来到脸上,倍感清爽。打点一切,我知道今天要参加北流市民乐镇罗村创建广西历史文化名村活动。

    历史记录着人生社会的历程,或许在文化浓厚的氛围中成长中的人,变得内涵丰富有加。萝村位于北流市民乐镇境内,是一处自然景观优美、人文荟萃、历史遗迹丰富的古村落。萝村背靠被誉为“南方西岳”的大容山之余脉白水岭,整个村落面积7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308亩,山场2587亩,鱼塘112.35亩。村后是巍巍绵亘的白水岭,村前有蜿蜒的清溪和纵横的良田,山青水美,钟灵毓秀。村庄周边栽种荔枝树,白墙黑瓦掩影于绿荫丛中,田园风光十分宜人。 

    今天,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考核组萝村考核评审了。掩饰不住喜悦心情的村民,早早张灯结彩,拉横幅、清垃圾、舞狮子,身为萝村人也记得尽自己责任搞好创建活动中该做的事情。

    村支书与村主任介绍说:萝村处于群山环抱之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而西收,构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遗存有古宅、古祠、古寺、古巷、古桥、古井、古戏台、古城墙,这些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数量众多,仅祠堂、宅院、寺院就占地16087平方米,是屈指可数的大型古建筑群。古民居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两进或三进四合院,结构恢弘,井然有序,疏朗明亮,具有府第气派,体现着视为命脉的传统文化和伦理的文化观念,是中国南方明清时期乡村民居建筑的典型,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既然是“天人合一”的格局在萝村形成,那么今天“九九归一”的日子,就是萝村历史文化名村崛起之日。该村红旗组的庞海兰老人,掰开双手,嘴巴笑得乐呵呵地说:“萝村历史文化是现存最后的村庄文化,由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萝村不单是人才辈出,更多的是今天的年轻人,还保留有前人留下的好传统,随着新中国60周年的到来,萝村的建设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站在“无锡国专”旧址和萝村历史文化名人榜面前,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释、道在这里交融,耕读传统在这里发挥到极致,使得科举文化兴盛一时。这里人才辈出,明清出进士3人,举人10人,贡生13人,秀才55人,出京官6人,六品以上地方官7人。时至今日,这里读书依旧蔚然成风,一个小小山村,竟走出55位专家学者教授, 5位博士,12位硕士,263大专生,是北流出名的“教授村”、“专家村”、“大学生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国学大师陈柱,一生著述甚丰,以国学论著为大体,中又以子学为主,兼擅诗文,影响深广的就有120多部,可谓著作等身。抗战时期,无锡国专曾迁移于此,成为北流文化史上光芒夺目的一页。

    在创建活动功德牌面前,一串串名字见证了萝村村民群众保护历史文化意识较好,行动热情高涨。村民群众把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工作当作家里的一件大事来看待,积极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和物证,开展文物修缮、环境整治,无偿参与本村的历史文化保护及建设工作,村民还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建设保护资金。

    历史文化是厚重的,创新发展是关键的,藉着此次创建历史文化名村的东风,萝村人是清醒努力的。因为有新中国强大的兴起,文化人不再是“走资派”的代名词,而是值得敬重的。

    萝村地灵人杰,养在深闺待人识。过去的萝村,才俊云集,群贤毕至,是一方文化厚土。现在的萝村,蓄势待发,乘势而上,正成为一方开发热土。萝村发展的目标是立足现有条件,抢抓发展机遇,坚持长远规划,贯彻“一年抓起步、三年出雏形、五年见实效”的发展思路。

    将来的萝村,光彩夺目,活力无限,一定能建设成为广西的文化名村、生态新村、旅游强村和经济富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