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七剑客”下乡创业种“舜梨”

2009年01月06日 来源:永州日报

        是继续留在城市,还是到农村去闯一片新的天地?对于一百个城里人来说,可能有一百个不同的想法。在无数农民进城淘金的今天,7位来自城市不同阶层的人,选择了奔赴潇湘大地广袤的农村租地千亩种“舜梨”。

  
  7月5日,本报记者赶赴零陵区菱角塘镇横石村和富家桥镇大庙头等“舜梨”示范基地进行深入采访,7位城里人下乡创业背后的故事让人佩服不已。
  
  下岗工人“十年磨一剑”嫁接良种梨
  
  时间往前推移12年,43岁的唐德众从永州市汽车修配厂下岗回到老家横石村,心里很不好受,妻子潘冬花安慰他说,“工作没了,但还有土地呀,有地我们就不会饿死。”听了妻子的话后,唐德众心里开朗多了,心想,“土地确实是个宝贝,但自己难道还跟村里人一样去种稻子和几年都不挂果的梨树吗?"很快,一个要改变梨树命运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应运而生——用良种梨树嫁接本地梨树,进行梨子品种的改良。
  
  为了寻找良种的梨树,唐德众先后到广东等地,但均无结果。就在这时,他想到了在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当教授的哥哥唐德根,因为哥哥有很多国外关系,何不通过哥哥的关系,在国外带些梨树品种回来呢。
  
  2000年4月的一个晚上,唐德众给哥哥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的想法。收到来信的唐德根,对弟弟的执著很是感动,并联系国外的朋友和学生寻找良种梨树。很快,唐德根的学生从澳大利亚给唐德众寄回了14个梨树枝杈,接着又有朋友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寄回当地良种梨树的枝杈。
  
  2001年,唐德众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嫁接的国外品种当年种植,当年挂果了。并在接下来5、6年的实践中,唐德众发现这5种嫁接的梨:不但当年种,当年挂果,成活率100%,长2尺高就结果2—3斤,第二年单枝结果可达40—50个,树势最高不超过2.5米,发枝粗壮,坐果率高,种植较密,不需剪枝,每亩可产万斤以上,而且也适合在城市的屋前屋后栽培,因结果多,果形美观、光滑、皮薄,果核小,又甜又香,单果重450克,最重650克,品质极佳。
  
  大街小巷张贴“致富喜讯”觅知音
  
  通过近10年的努力,良种梨树已经嫁接出来了,但是如何把品种推向市场,让更多人来栽种,从而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却成了唐德众此时想得最多的问题。2007年农历十一月底,夜不能寐的唐德众,突发奇想地来到大街小巷张贴“致富喜讯”的广告。
  
  广告贴出的第二天,一位自称在永州经商8年之久的福建商人赖振寿,拨通了唐德众的电话。唐德众说,“如果你有诚意,就先来我家看看。"赖振寿按照广告上的地址很快赶到了唐德众家中,见面后,两人一番交心都被各自的经历感动着,但当赖振寿看到光秃秃的梨树时,却心生几分狐疑。唐德众也有几分怀疑:他真的有诚意来投资吗?所以第一次见面他们并没有达成共识。
  
  2008年1月,一场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降临在三湘大地上,赖振寿想起了唐德众嫁接的梨树。他想,如果梨树真的像唐德众说的一样好,那么在冰雪天气里梨树又会怎样呢?于是,他决定步行到菱角塘镇横石村去看看。唐德众和妻子都被赖振寿的行为感动了:这个福建人确实有诚意,而且比我们的决心还大。2008年3月,唐德众嫁接的梨树没有被冰雪冻坏,开出了雪白的梨花,赖振寿相信了。
  
  人多力量大。七“兄弟”奔赴农村搞开发
  
  赖振寿揣摩着,“这么好的品种,将来肯定能够做一番事业,但单凭两个人的实力能否做好呢?”就在这时,在祁阳县办企业的好友唐铁钢打电话来说,有没有好的项目可合作的?于是,赖振寿把考察唐德众良种梨树的经过详细地介绍了一下。性格直爽的唐铁钢说,“只要真有这样好的品种,就亏上1O万元我也愿意去搞,而且还可以联系一些朋友,大家一起合作做,人多力量大呀!”
  
  第二天,唐铁钢把好友叶光明、陈继华、唐光明、胡乃国约好,随赖振寿来到唐德众家考察。考察完后,大家决定合作,并计划成立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由最年轻的唐铁钢牵头,赖振寿、叶光明、陈继华负责营销,唐德众负责种植技术,唐光明、胡乃国负责联系土地和果树管理。他们7人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下乡创业的“七剑客”。
  
  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种,让老百姓相信,他们特地在大庙头租了400亩土地,并于今年3月种了100亩梨树,4月份就开始开花结果。此外,他们还在零陵区梳子铺镇租了1000亩土地用于发展梨树基地。
  
  土地租好了,唐德众前几年种植的良种梨也即将上市了。就在这时,大家想到了,要为梨子取一个名,而且名字一定要体现永州特色,作为一个永州的品牌来做。而此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葬于九疑山下的舜帝,于是说,“就把我们的梨子取名为‘舜梨’吧,公司就叫‘中舜梨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