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投稿集萃 > 经验推广

安定区土地流转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06月19日 来源:农村土地网

  近年来,安定区积极推广“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大户)+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深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吸纳、水川区高效设施农业牵引(协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户)拉动,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效化解了土地撂荒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收益。截止目前,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2万亩,土地流转率12.92%,涉及流出农户1.53万户,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3.7万亩。(张宏绩)

  安定区突出养殖生产主体培育狠抓畜草产业

  安定区在畜草产业发展中,围绕“培育养殖企业、建设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形成专业村社”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生产主体。一是大力培育养殖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全区规模养殖迅速发展、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的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加工企业。对全区已建成的养殖加工企业,筛选建档,登记注册,联系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指导,以开发生产系列草制品、乳制品、肉制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在精深加工、开拓市场、树立品牌上下功夫,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培育养殖小区。把养殖小区建设作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销售、分户饲养”的要求和“以奖代扶、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原则,在合理选址、标准建设、良种引进、免疫规范的基础上,突出带动效应,充分发挥连接龙头企业和适度规模户的纽带作用。三是大力培育养殖大户。在建设小区的基础上,通过整村推进、世行项目等,对于适度规模户,围绕“扩充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运用贷款贴息、农机具补贴、青贮氨化池补贴及圈舍改建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整体推进,扶持壮大。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千家万户,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千方百计扩充数量,夯实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养殖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张宏绩)

  安定区“六个结合”强化饲草料加工转化

  安定区充分发挥全区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优势,坚持“六个结合”,加大玉米青贮氨化力度,提高饲草料加工转化利用率。一是把示范推进与分散推广相结合。依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抓点示范,整村推进,建成了38个秸秆转化利用示范点;在牛羊养殖比较分散的区域以分散推广为主。二是把规模数量与青贮容量相结合。依托伊兰纯千头肉牛、育耕千只肉羊等养殖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小区),建成大、中型青贮池;选择养殖牛2头、羊5只以上的分散养殖户,建成小型青贮池。三是把流动服务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在青贮窖相对集中区域,加强流动服务队,抢抓黄金时期青贮,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青贮。对示范户加大机械补贴,确保青贮机械的供应。四是把青贮专用玉米推广与玉米种植片带相结合。把大型青贮池建造及玉米秸秆利用与一些奶肉牛养殖企业相结合,并签订青贮专用玉米订单,确保原料的充分供应。五是把短期青贮与长年氨化相结合。抢抓青贮黄金时期,加大青贮饲草制作,在玉米秸秆水分降到40%以下不能开展青贮饲草制作时,长年开展氨化饲草的调制,确保秸秆可持续利用。六是把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一方面,区、乡两级实行严格的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集中力量,全力推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养殖主体的带动作用,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通过采取以上“六结合”的方式,确保青贮池“建设一个、用好一池、示范一片、带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供稿:张宏绩责编:赵军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