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种植新闻

10年后,谁在“锄禾日当午”?(图)

2012年12月17日 来源:金华日报

  村民在草莓棚里干活。

  “种地是体力活,太辛苦我可不愿干,更何况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萧山某私企办公室职员张小姐“靠天吃饭的活就怕收入不稳定。”

  ——萧山某国企职工金先生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多离开了农村,奔向城市里的工厂从事非农产业。他们离土地越来越远,并且普遍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与技能。因此在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只好由妇女、儿童、老人来承担,他们被戏称为“386199部队”(三八、六一、九九夕阳红)。劳动力流失,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今天,你愿意回到农村务农吗?10年后,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文记者史健岚高晴通讯员陈狄锋图记者葛亚琪

  农村种地多为老年军团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32.5%。而我区,据业内预计,这个比例已超七成,而且文化程度普遍集中在初中。

  当然,这支种地的“老人军团”所带来的影响还不止这些。他们大部分人没有进过专业农业技术学校,文化程度以初中为多,他们的专业技术大多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获得的,很少有农民主动接收新技术、新品种,接受现代化农业技术等往往力不从心。因此,没有了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的加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现状一:年轻人嫌务农辛苦不愿干

  1996年,在外闯荡多年的河庄街道新创村14组村民沈昌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自家3亩地的基础上,又额外承包了6亩土地,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如今,一晃16年过去了,今年79岁的老沈依然每天穿梭在田垄上,耕地、播种、浇水、施肥,等待一年的丰收时节。而他的老伴——71岁的方杏华就是他唯一的助手。

  “我的两个孩子没人愿意种地,也不会种地。他们总觉得种田又苦又累,还挣不了几个钱。”老沈无奈地告诉记者,“哎,等再过几年,我这把老骨头也种不动田了,就不知道这些地该怎么办了。”

  据老沈介绍,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53岁了,初中毕业之后就跟随有经验的老师傅做起了木工,现在一年的收入大概也就五六万。小儿子51岁,做过建筑工人,也搞过木材运输,直到6年前,用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办了个小的内衣加工厂,目前年收入大约有20万元。

  “现在我和老伴种地一年的纯收入大概也有6万多,跟大儿子差不多,以前我劝他要不跟我一起种地算了,不过他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辞,所以还是干着老本行。”老沈说道。

  如今,老沈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了,感觉种地有些力不从心的他逐渐缩小了承包地的面积。“等到实在干不动的那天,就把土地分给儿子,随便他们处理吧。”老沈说。

  现状二:文化水平低无奈当农民

  与“半路出家”的老沈不同,新创村14组村民沈张林种了一辈子的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现在地里的萝卜、黄芽菜、四季豆都收起来了,全部卖掉大概能净赚5万多。”沈张林说。高兴之余,沈张林言语间还透露着丝丝可惜,“等这些农作物收了之后,土地就空在那里了,要等来年4月份才能种些玉米、胡瓜之类的。”

  说起种地的辛苦,沈张林恐怕最有发言权了。“除了耕地是向村里租拖拉机来劳作,其他全部得靠人工。8月份的时候最辛苦,早上3点多就要起床去地里摘长豇豆,一天至少要忙16个钟头。”沈张林说,换做是年轻人也恐怕吃不消啊。如果运气不好,碰上个大雪天什么的,地就早早荒在那里了,更别谈什么收入了。

  沈张林独生儿子、49岁的沈建良却也和父亲一样,在村里承包了8亩土地,当起了农民。但在沈张林看来,儿子种地那是没有办法,文化水平低,又没啥一技之长,不种地能干什么,至少还能解决家里的口粮问题。

  现状三:老人种地是一种习惯

  据不完全统计,新创村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20-40岁的没有,40岁以上寥寥几人,50岁以上的却有近200个。他们多以散户为主,没有出现连片种植的大户。

  为什么这支“老年军团”人数如此庞大?记者经调查后分析,最重要原因是由于该村村内很少发展二、三产业,极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又因嫌种地辛苦、赚的不多、不懂种地的技术等原因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只剩下老人独自留守着自己的土地。而这些老人的惜地观念非常浓厚,甚至有些认为放弃了土地就意味着失业,所以种田已慢慢变成了一种习惯。其次,很多老人因年龄问题,很多企业不愿再接收他们,所以这部分相对年轻的老人只能重新回到村里来种地。而这也正是沈昌才、沈张林这批“大龄”老人认为的,即便他们种不动了,土地还是会有人继续承包并种下去的重要因素。{Npage}

  土地流转唤醒沉睡的土地

  今年11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这也说明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的现实。

  近年来,我区积极进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截至去年,我区已有10234户农户当上“股东”,土地股份合作面积达17379亩。目前,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3.17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超过五成。其中,九成以上已被农业大户、农业公司承包经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随着土地流转如火如荼,沉睡的土地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探索样本一:建一村村企合作建新型现代农业综合体

  在河庄街道建一村的果蔬大棚里,一颗颗奶油草莓长势喜人,红艳欲滴。60岁的戴爱仙弯着腰,和其他雇农们一起,沿着田畦缓缓挪动,细细地采摘。

  “今年我把自己的一亩多土地流转给了村里,能拿1500元的流转金。到了年底,还有分红。不用去地里干农活,我就在这里给农业企业打工,每天有近百元的收入。这样一算,一年也有三万五的收入呢,比自己种地赚得多,还轻松!”戴爱仙笑着说道。

  和戴爱仙一样高兴的农民,在建一村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土地流转的受益者。

  “土地不流转,就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民只有从土地上解放,才能实实在在增收。”村书记方贤明说,“未来种地,不是靠农民的单独耕作,而是农业企业与合作社的科技化和机械化运作!”

  以往,建一村民大都按传统农耕方式,守着“一亩三分田”,种点水稻。可大家的口袋却无法依靠农耕鼓起来。而今,村里开展土地流转后,按谷物计价、保底流转价,在经营项目利润上再进行年均分红等方式,实现了“不种地,照样有收益”,轻松鼓起了荷包。

  对村而言,将土地承包给农业企业后,省去了为农田灌溉、小型农田基本建设、修渠修沟、田间卫生等工作,一年节省十余万元村集体资金。对农业建设而言,由农业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推进了农业的科技化和现代化。达到了农民、村集体、农业建设的共赢。

  日前,建一村还创新思路,将土地流转体制创新与二产企业转型升级、反哺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与明盛集团进行“村企共建”,双方签订了5亿合同,将共同打造一个区别于目前一般形态化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新型现代农业综合体,总规划面积为整个建一村,共约1200亩。

  新型现代农业综合体分科技示范、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品质养老四大区块,以发展农业经济为基础,着力优化村庄环境,提升文化品味,服务村民生活,吸引老年人到这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后花园里。

  探索样本二:民主村农业创业园区迎来10名大学生

  河庄街道民主村的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目前成功迎来10名年轻的大学生签约入驻。

  说起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就不得不提民主村村主任来燕军。

  3年前,来燕军还是河庄街道群建村大学生村官。“每次骑车去村里上班,看到村民在地里劳作身影,涌上心头的感觉更多是辛酸。”来燕军意识到,靠传统的农作方式,农民无法富裕。

  经过一段时间调研,来燕军萌发了创办苗木果蔬合作社念头。他找来其他4名村官,在街道和村领导帮助下,流转土地100亩,自筹资金成立杭州新康果树专业合作社,聘请专业农技人员做指导,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打响品牌,扩宽销售渠道。

  尝到农业创业甜头后,来燕军更明白,农业要高效发展,必须走科技化和机械化道路。而大学生拥有较高文化知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他们。就这样,他来到了民主村,策划建设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

  截至2011年,村里通过集体土地流转,为创业园建设提供200亩土地。同时,村集体出资200万,建造高标准大棚200亩。目前,园区的一期建设已完成,约60亩土地可投入使用,给排水系统、道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300平方米的管理房也在建设计划中。

  记者来到农业创业园区时,25岁的鲁朝阳正在和工人们一起为大棚铺上农用膜,只见他一边扶着钢架大棚,一边熟练地用弹簧固定着农用膜,裤腿上早已沾满了泥点。

  “现在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要起床到地里来,一个月下来,人黑了,也瘦了,不过感觉日子很充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辛苦。再过20多天,培育好的西瓜种子就可以撒到地里去了。”鲁朝阳兴奋地告诉记者。

  这与鲁朝阳大学专业并对口,不过他比较喜欢和土地打交道。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激发了他种地积极性,所以他毅然决定土地上“踏实”下来。

  “我身边的同学全都去企业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回农村。有些人觉得我傻,有些人觉得我有勇气,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地干,总能干出一番事业。”鲁朝阳说。

  而另一边,文质彬彬的许恩峰也是“探路者”之一。1988年出生的他,从事了两年建筑行业。今年一听说村里建起了大学生农业园区,他便匆匆赶来,准备大展拳脚。

  在决定踏入“农业”这块陌生的领域前,许恩峰也经过深思熟虑。“萧山种猕猴桃的农户非常少,我想尝试一下,说不定能开辟条‘大路’出来。”他说。小许父亲也很支持儿子农业创业。“我们这些老一辈的农民,都快被淘汰了,以后土地谁来种?就得靠有知识的年轻人,他们能走科技农业的道路。”

  述评

  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重中之重

  一个是劳动力老龄化,凭着经验种地的新创村,一个是依靠土地流转,建起了新型现代农业综合体,让一部分想务工,又担心土地撂荒的农民能从效率低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放心外出的建一村。再有一个,也是利用土地流转开辟了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并成功吸引了高素质的大学生回归土地的民主村。当我们还在为“10年之后,谁来种田”这个问题而忧心忡忡的时候,采取土地流转,让农民变身“股东”这条新路子似乎已经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虽然土地流转的好处多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确实有部分农民因受限于文化、能力、家庭、年龄等因素成为无法被非农化的群体,这也导致部分村的土地流转无法顺利推进。因此,如何在明晰所有权、放开使用权、保障收益权的前提下,结合各村的实际,搞活经营权,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就是重中之重。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区除了采取村企共建”、“特色产业+星级专业合作社+股民”、“集体公司+产业基地+股民”这三种新型运行模式进行土地流转外,还有不少村、社区已经尝试采用更加适合本地实际的模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比如靖江街道花神庙社区对土地流转换取养老保险金的政策做了有益的尝试,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此外,像来燕军、鲁朝阳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笔者认为还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制度保障、政策扶持、技术跟进等方面给予进一步落实,“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从而推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史健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