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才会赢!”说出这句话的是一个37岁的农村妇女钟云美,她也用自己的努力奋斗精彩演绎了这句话。钟云美只读过初中,在乡镇企业打过工,学过裁缝,卖过种子,当过导购,在家照看过孩子,干过农活。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心中却怀着一个梦想:总有一天,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1999年,钟云美和丈夫来到广东惠州,购买了一辆中巴车从事客车运输,每天起早摸黑,忙得筋疲力尽,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尝尽了酸甜苦辣。在外打拼不容易,心中又牵挂着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她最终决定将中巴车低价转让,回到家乡创业。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项目选择,钟云美发现在铜鼓进行香菇种植,有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前景广等优势。2003年,她和丈夫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还向邻居、亲戚和朋友借了2万4千元钱,栽培了8亩香菇。虽然是第一次栽培香菇,但产量和质量都非常好,卖的价钱也不错,第一年就盈利了3万多元。
乡亲们看到钟云美种香茹赚了钱,纷纷效仿。在钟云美的带动下,村里有10户村民栽培了20多亩香菇。这一年,村子里平均每亩香菇纯赚4千多元钱。面对乡亲们丰收的成果,钟云美更加坚定了继续创业的决心,于2005年扩大香菇栽培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投入资金1万多元建起了香菇冷冻库,做起了香菇收购生意,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方便村民销售香菇,减少了种植香菇的市场风险。
正当香菇销售事业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06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铜鼓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禁止用阔叶林木材生产香菇。面临政策调整,钟云美很快又发现了新的商机,她了解到双孢菇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栽培原料主要是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栽培技术也容易掌握,于是投入资金7万5千元钱,种植了15亩双孢菇,预计每亩可获利6千元。天有不测风云,08年初铜鼓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原以为会大获丰收的双孢菇遭受了重大损失。“一个农村妇女不好好地在家洗衣做饭,成天在外瞎折腾,简直是胡闹。”甚至还有人在背后嚼舌根。连续的挫折和周边的压力给钟云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却没有压垮这个坚韧的女人。
经过冷静地思考,钟云美坚定了信心。失败不是因为自己没选准产业和经营不善,而是因为恶劣的天气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她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开始考虑怎样充分利用倒塌的大棚和肥沃的土地。很快她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商机——樱桃西红柿。通过向县有机农业办的技术员咨询,钟云美了解到樱桃西红柿产量高、价位好、销量广、营养价值高,具有降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多种功能。通过上网查询、观看科技资料和耐心钻研,她初步掌握了樱桃西红柿的栽培技术。
说干就干,当年钟云美就投资了3万多元种植了10亩樱桃西红柿。从地块选择、适时播种、培育壮亩到栽培管理,她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9月份,温度很高,看着一株株西红柿苗焉了下去,天刚亮她就起来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樱桃西红柿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4000斤,收购价格每斤2块多钱。钟云美盈利了4万多元。虽然赚的钱不多,但钟云美用自己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赢得了大家的夸奖。
2008年,钟云美了解到国家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对养猪实行补贴扶持,增加了养殖母猪的补贴,补贴标准从50元提高到100元,实施母猪保险制度;同时,钟云美所在的村子地处城郊,交通方便,生态环境相当好,便于运输和猪病预防,而且劳动力也比较便宜。这些有利条件,激发了钟云美养猪的热情。09年年初,钟云美在自家门前着手建设了占地600平方米的养猪场,共28间猪栏,可集中养猪200多头。同时利用猪粪建设沼气池,为9户村民提供沼气,帮助6名农民就业。“通过一次次的挫折和成功,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创业者要及时把握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善于发现商机,是创业走向成功的关键。”钟云美激动地说,我相信,回到家乡后,我今后的舞台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