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书生卖包子花样一箩筐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南方网

“大学生哥哥,给我一个包子。”

  “嗯,拿好,回家注意安全。”

  对话发生在广州市东圃小新塘社区新开的一家包子店,店主是外来的一群年轻人,他们都是新近毕业或者快要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如意,几个大学生已从一个包子铺出发,开始了创业的路程。

  每天赚200元街坊担心办不长

  “大学生小蜜蜂包子店”的红色横幅在稍显杂乱的社区里特别显眼。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包子店总经理、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07届毕业生刘桂星还在前台忙碌,对每个顾客笑脸相迎。轮早班的3名店员已回房休息,案板前只有两名店员还在工作。也许是手艺还不熟练,蒸笼里的包子总是不够卖,这时营销部部长、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黎建城会去案板上搭把手———帮忙和面。

  包子店的生意看起来不错。从上午11点到下午两点,每隔几分钟就有人过来买包子。“8日开张到现在,营业额从不到700块增加到800多,每天的利润有200多块”,经理助理、广外08届的钟伟军满脸自豪地说。同一条街上另外一家包子铺的老板也坦言,“现在收入没他们好”。

  街坊李大妈对大学生的印象不错,“很勤快,态度也好,现在经常过来买早点”。

  不过也有质疑声。提起这群大学生,隔壁杂货店的老板连声说:“细仔!我活过好几十岁,没见过这么卖包子的。书生卖包子,费力赚吆喝!”店中的几位顾客也纷纷附和,觉得这个店办不长。

  市场的规则是实力说话。来买包子做午餐的杨女士告诉记者:“我可不管他们是不是大学生,是经理还是部长,只要包子好吃就是了。”杨女士在附近的工厂工作,她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买早点,“因为这里的包子比较大。”

  用大企业的心做小店的事

  每个来到大学生包子店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图表。

  “都是关于卖包子的。店面经理每天例会需要听取各部门主管,班组长工作报告,确定工作计划”,刘桂星介绍说。

  记者注意到,包子店一共有9名员工,分为“经理”、“经理助理”、“秘书处”、“采购部”、“营销部”、“后勤部”等多个部门,直接负责做包子的“生产部”只有4个人。

  记者不禁疑惑,卖个包子有这么麻烦?钟伟军却不以为然,“我们现在是在经营一种模式,而不仅仅是为了卖包子。我们要让团队里每个成员都熟悉这种规范化、企业化的生产方法。只有用管理大企业的方法管理好这个小店,等到我们的事业做大了,才能运转得更顺畅”。他认为,规范的管理模式是包子店的“核心竞争力”。

  要搞包子“DIY”

  不过,大学生包子店的人均利润很一般,而人手比一般的包子店要多。由于技术还不熟练,其它店铺只需一两个伙计就能完成的工作,生产部的4名成员往往要花更长的时间。目前他们挤在东圃小新塘附近的两间月租300元的房间内。每天凌晨两点以前,生产部成员就要起来包包子,完工之后再休息两三个小时,天亮了就要到前台帮忙卖包子。

  “工资有多少我们还不清楚,除了包吃住,应该不多。”钟伟军显然更加期待未来而不是现在。

  大学生包子铺的野心不小,“我们计划在一两年内开第一家分店。还要和乡村直接联系起来,引进一些特别的农产品,做有自己特色的包子。时机成熟后,我们还要推出全国第一家包子‘DIY’店,让顾客享受亲手做包子的喜悦。”刘桂星向记者透露。本报记者张胜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