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成都,沿成灌高速公路西行30余公里,便来到周敦颐所写的西蜀子云亭所在地、中国农家旅游发源地——郫县友爱镇。车辆在宽阔的乡村公路上行驶,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竞放,浸透花香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令人贪婪地啜饮醇醪,深度陶醉其中。绿树红花掩映着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袅袅炊烟飘荡,送来几声鸡鸣犬吠,让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图充满梦一般的氤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这里有川西农村耕作最原始的记忆,也有别具一格的田园风光,让你在远离城市的喧嚣,全身心融入到乡村田野,一切是那么美好、安宁、优闲......车在道路上穿行,就像一叶轻舟,荡漾在无边的花海,恍如人间仙境。在这里,一切都显得和谐而宁静,让人体味到一种生活的境界,一种生命的真谛,一种和谐发展的理念。
走进绿树花丛掩映的农科村,犹如畅游一幅清新写意的水墨画,独具川西民居风味的建筑,神态各异的说唱俑,青砖黑瓦、桩头盆景、小桥流水……处处灵动,情趣盎然。这里的景致让人沉醉,这里的洁净让人惊讶,仿佛走进了一个梦想的生态家园。{Npage}
农科村景区位于成都市(郫县)西部,行政区划属于郫县友爱镇,是西汉大儒扬雄故里,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东距成都市区20公里,西邻都江堰3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余亩,辖11个社,686户,人口2332人,人均耕地1.02亩,花卉种植面积2300余亩。其中,核心区面积280余亩,人口280人。截止2007年年底,全村共有农家乐接待户40余户,日接待能力近1万人次,全村人均收入2万余元,核心区人均纯收入4.1万余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科村在农村改革过程中大胆探索,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并在花木经营的过程中成功摸索出农家旅游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一、三产业有机结合、农民致富不离土的新路子。即农户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引市民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1996年9月17日,胡锦涛同志到农科村视察时,称赞“农家乐”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中央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农科村开创了中国农业旅游的先河,是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从此,农科村成为旅游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学习花卉、苗木、盆景栽培技术以及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场所,被中外人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家乐”品牌,弥补农科村农家乐起点较低、规模偏小、档次不高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作出“再造农科村、振兴农家乐、重铸乡村旅游新辉煌”的战略部署,并于2006年10月26日成立了农科村景区管理局,使农科村景区建设迈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道路。目前,农科村景区通过科学规划和强化管理实现了景区的提档升级和更新换代,成功争取到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和国家“AAA”级景区的称号。{Npage}
特色定位:
郫县农科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以规划为龙头,突出区域特色,大力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打造“农家乐”品牌,成为了能带动郫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精品旅游景区和投资的热土。
盈利模式:
在全国蓬勃兴起农家乐旅游的同时,郫县农科村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以“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起点,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围绕“农家乐、温泉旅游、扬雄文化、滨河休闲、生态田园”五大品牌建设,重新整合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底蕴,将原生态乡村景观、河道文化景观、川西特色民俗风情、乡村美食文化等整合融入乡村度假产品序列,引入国际一流的度假理念进行经营和管理,高标准、高品质、高速度地将农科村打造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
创新性:
全村一户一景的桩头盆景、苗圃花卉,形成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城里人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不经意间,农科村就从现代生态农业成功地嫁接出农家旅游业。目前在城镇化的农科村核心区内,户有一定规模、档次的农家旅游接待站正书写着农科村农家旅游产业的新篇章,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农科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
经验启示:
主要要素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品质;改善旅游设施美化景区环境;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农家饭、观农家景、做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完善功能建设;拓展景区规模丰富景区文化旅游内涵。
具体方法有:政府投入资金农科村硬件条件提升;成立景区管理局农科村实现提档升级;挖掘整合资源打造五大旅游品牌。
发展理念:
农科村以其“农家乐”经营、花卉种植、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成为川西平原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