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股市崩盘,当房地产萧条,当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财富与梦想兼得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诱惑。
“不要等到有先见之明回乡村创业的一批人三五年之后凸现财富效应,才匆忙追赶潮流,那时察觉已是来不及了!”国内某知名网站的投资论坛上,一位网民大声疾呼。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一轮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望启动,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农村,孕育着大量的投资机会。而媒体上,随处可见农村创业的成功案例。
当股市崩盘,当房地产萧条,当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财富与梦想兼得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诱惑。
财富在城乡流转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到底对农民意味着什么?又能给城乡创业者带来怎样的财富机遇?事实上,自2001年起土地流转就在全国多地进行试点。
味江村,一个地处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后山、位置偏远、不通公路的小乡村,只靠一条村民集资修建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村民至今居住在上世纪60年代修的房子里,以种植玉米和川芎厚朴等作物谋生。
味江村人没想到,有一天,这片一贫如洗的山地会引起一位北京商人的兴趣。他叫石林,北京昊海立德科技公司总经理。来这里度假时,石林发现,味江村地处旅游风景胜地青城山,遥望金鞭岩,背靠圣母洞,拥有2000多亩原始森林,是开发旅游产业的黄金宝地。
2008年5月,石林再次来到青城山,见到了该镇党委书记李晓明。
合作一拍即合。味江村村集体和昊海立德经过谈判,达成的合作方式是,由北京昊海立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资金引进方对味江村12组进行土地综合整理和旅游生态区开发。
合作的框架是:以味江村12组拥有的约300亩可流转土地作为项目实施地,由该组以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资本成立集体法人组织,与昊海立德科技公司成立的法人组织联合投资青城顶尚酒店等旅游产业项目。项目在保证现有集体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由12组村民自愿采取集中居住的方式,整理出的宅基地用于项目永久性建筑设施;12组村民现承包的耕地、林地等集体土地用于项目建设的绿化、生态、农业、林业等用地。
对于村民,他们将得到的补偿是:按人均40平方米的住房标准,分到一套轻钢结构的新房,并从耕地上领到每年每亩800斤大米,林地每亩200元的流转补偿。此外,昊海立德公司还承诺待旅游产业项目启动后,将优先安排村民们在生态区就近务工。
味江村党支部书记肖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土地的流转价格是每年800斤大米,如果每户农民家里有两亩地,那么流转之后每年大概能得到23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如果家里还有两亩林地,合起来一户人家就能有每年近3000元的保障,将来还可以优先在旅游项目中将要兴建的青城顶尚酒店就业,每年每户收入保障在4000~5000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对于昊海立德公司,这也并不是慈善事业,项目启动后,依托味江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广阔的旅游市场正等着他们去掘金。
就在这份协议签订后的4个月,10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这份文件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被认为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性突破,旨在使农民从土地财产权的实现中获得富裕。而通过土地流转,城市创业者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这不仅是一场土地的流转,更是一场财富在城乡间的流转